安龍縣創新推行土地“租改股”利益聯結發展模式
2022年以來,安龍縣創新推行土地“租改股”利益聯結發展模式,動員農戶將土地以“折價變股”形式入股到合作社,組織化、規;、集約化發展農業產業,凈利潤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合作社和農戶,探索助農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路徑,全面助力鄉村振興。
黨建引領強推進。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和推動發展的重要抓手,堅持黨組織引領推進、黨員示范帶動,依托海莊村經濟合作社,推行村兩委班子帶動和支持保障下的“村集體經濟組織+農戶+企業”的經營方式,由村兩委帶領黨員及網格員深入村組將“租改股”利益聯結試點的優勢和建設、規劃等環節向群眾宣傳清楚,與農戶共商,充分調動農戶參與試點建設的積極性,引導農戶將土地以“折價變股”形式入股到合作社,實現規;瘶藴驶l展。
規劃先行選試點。聚焦省西部大開發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,率先以農業產業領域利益聯結機制改革為突破口,探索實施“折價變股、規模發展、利益共享”的糧食產業與鄉村經濟協同高效發展模式,將海莊村作為全縣“租改股”利益聯結試點示范打造,確定水稻為試點種植作物,研究制定了《安龍縣海莊村2022年“租改股”利益聯結試點實施方案》,組建試點實施工作領導小組,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及調度通報機制。試點建設以來,共深入村組召開10余次共商會議,動員簽訂入股協議206戶,形成800余畝連片土地用于試點建設。
項目帶動增效能。將“租改股”利益聯結試點同州、縣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項目同步實施,采取統一品種、統一播種時間和無紡布機械化育苗、統一規范化(機插)種植、統一肥水管理、統一病蟲害綠色防控的“五統一”技術措施,切實減少勞動成本開支。2022年,試點區域水稻種植取得豐收,通過開展試點水稻測產驗收工作,平均畝產稻谷達709.52公斤,產量同比增長30%以上,比全縣平均水平高出27%。
創新機制促增收。堅持把聯農帶農作為農業產業發展的落腳點,創新推行“11595”利益聯結機制,即農戶將土地以1畝為1股的方式入股到合作社用于規;l展產業,凈利潤的5%作為村集體公積公益金用于發展村公益項目,剩余95%的利潤按照每戶的占股比例進行分配。試點實施以來,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約4萬元,共帶動入股農戶戶均增收3900余元,切實把“租改股”試點建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“新陣地”。(安龍縣委改革辦供稿)
來源:黔西南日報

頻道推薦
共有0條評論